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河南省團校好不好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河南省團校是很多初中畢業后想要讀中職的學生都非常青睞的一所學校,但是很多同學對學校并不是很了解,為了讓想要報名該校的學生能對學校有更多了解,老師整理分享了學校的一些信息,一起來看一下吧。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河南省團校基本信息
所屬地域:河南省-鄭州市
辦學性質:公辦中職學校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豐產路26號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河南省團校怎么樣
嵩山蒼蒼,黃河泱泱。中原腹地,商都文化。文運昌盛,人才輩出。杏壇惠風,桃李芬芳。艱苦創建,百折不改衷心;輾轉輪回,數遷以求發展。回眸六十余年,莘莘共青學子,求真務實,矢志不渝,撒播知識種子,開啟智慧門扉,以丹心和熱血,譜寫團學華章。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河南省團校,隸屬于共青團河南省委,是一所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干部培訓學校,是河南省團干部的培訓中心,兼具中等學歷教育的學校。河南省團校既有厚重、曲折的歷史,又有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的新的面貌。從創辦到今天,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篇章 艱苦中創建(1949-1957)
1949年元旦,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正式公布了關于在全國普遍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決議和團章草案,建團活動在各解放區普遍展開。1949年6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河南省工作委員會成立,并于7月召開河南省首屆青年工作會議,布置了在全省范圍內建立青年團組織的任務。為了適應建團工作的需要,青年團河南省工作委員會1949年6月20日發出通知,決定創辦河南省團校,由團省工委第一副書記張廷積任校長、副書記劉冰任副校長,負責籌建工作。
1949年6月20日,河南省團校創建于古城開封。團校辦學初期的條件十分艱苦,沒有固定校舍,基本上是流動辦學。1949年8月7日至11月10日開辦了第一期干訓班,第一期學員都成為河南省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初期的領導骨干。1949年8月至1951年2月,在沒有校舍、沒有設備、沒有專職教員、經費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共舉辦了4期培訓班,培訓學員1129人,為河南省各地的建團工作培養了一批領導骨干。在最初的1-4期培訓班期間,辦學條件相當艱苦,由于沒有校舍,在短短的一年零七個月的時間內就數次搬家,先后在開封靜宜女中、張珍公寓、省圖書館、劉茂恩公館辦學。1951年2月,河南省團校搬遷到開封市北道門劉茂恩公館及附近民房內,結束了流動辦學歷史,至1957年7月,在此舉辦了十八期培訓班,培訓學員4882人,河南省團校得到了迅速發展,學校健全了領導班子和管理機構,培養選調了15人的專職教師隊伍,結束了全部依靠外聘教師的局面。
第二篇章 曲折中探索(1957-1979)
1957年,河南團校教職工被分配到農村蹲點勞動鍛煉,校舍和設施等被外單位占用,培訓工作一度中斷。1959年冬,經省委批準,河南省團校從開封遷到鄭州。1960年春,河南省團校與省文化干校、省工會干校、省婦聯干校合并組成“河南省干部學校”,由省委組織部直接領導,至1961年下半年,各校分開辦公。由于“左”的路線的影響,團校大部人員抽到農村參加民主補課、整風、四清運動。“文革”時期,河南省團校被迫停辦。
第三篇章 改革中發展(1979-2003)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共河南省委于1979年3月批準,恢復重建河南省團校于現址,位于鄭州市豐產路26號,建設規模可容納600人在校學習。
1981年9月,河南省團校開始了大規模的培訓工作。河南省團校始終堅持以崗位職務培訓和短期培訓為主,以提高教學和管理水平為抓手,理論聯系實際,努力提高團干教育的質量,探索三層面(即農村、企事業、機關團支部)的培訓規律,編寫出版《企業團支部概要》、《農村團支部工作概要》等有河南鄉土特色的教材,有力地推動了全省普及基礎級崗位培訓的發展。及時把握青年工作動態,建立課堂教學、自學和實踐教學三位一體的教學內容,以提高質量和整體功效。積極參與“建設河南,增輝中原”偉大實踐,開設第二課堂,增設現場教學,組織學員到全省的農業科技示范園區、企業先進單位進行考察學習,請專家教授講課,受到學員一致好評。
自建校以來,河南省團校的發展一直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關注。1984年11月,時任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志來校視察并題詞勉勵:“把青春獻給壯麗的共青團事業。”
河南省團校因對教育事業出色貢獻而先后獲得各級政府和部門的表彰和獎勵。1983年同鄭州大學聯合舉辦過青年思想教育大專班;1994年省團校是獲批成為首批國家考委“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CRE)考點”;1998年成立全國少工委“全國少先隊輔導員培訓基地”;1998年被批準成為“河南省計算機應用能力培訓考核點”并成立“河南省青年再就業培訓服務中心”;2009年被授予省直“先進職工之家”和河南省安全校園展示活動的“優秀學校”;2011年被鄭州市委、市政府授予為“文明單位”、“花園式單位”。
目前,河南省團校占地36畝,校舍建筑面積近3萬平方米,固定資產2000多萬元。建有辦公樓、教學樓、學生公寓、多功能廳、食堂、電教中心、圖書館、體育場等教學、生活設施。省團校編制90人,擁有一支以副教授、講師為主體的結構合理、敬業奉獻、務實創新的教師隊伍,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學人員達18人,“雙師型”教學人員已達整個師資隊伍的20%;所開設的專業也由單一的青字號專業,向社會類學科和理工類學科等多門專業拓展,形成了具有團校特色的社科類專業教學體系;學校內設機構有工會、辦公室、組織人事處、職教中心、信息科研中心、培訓部、圖書館、行政處、基礎理論教研室、財務科、團委、及學生就業指導辦公室等。
在教師隊伍建設上,先后有5人獲得省級優秀教師榮譽;4人獲省教育系統優秀教師;5人獲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稱號;3人分別獲得“全國團校優秀教師”、“全國團干部培訓先進個人”榮譽稱號;1人獲得省“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1人獲得省直五一勞動獎章。
第四篇章 創新中跨躍(2003-2022)
為更好地服務共青團的事業和團干部的社會需求,省團校結合自身實際,河南省團校先后與鄭州大學、河南師大、省委黨校、鄭州職工大學合辦哲學、青年思想教育專業團干大專班,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在省團校設了函授站。
近幾年來,省團校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靈活辦學方式,積極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團干教育新規律,先后設立了南陽丹江口、信陽雞公山等2個培訓基地,成功舉辦了第六屆中國青年理論研討會,成立了河南省青年再就業培訓服務中心,為政府分憂,為青工解難,開創了團校教育事業新天地,近5年來為全省各地各級團組織培養近2萬余青年專業技術人才和團干部。
在教學實踐中,大力加強學科、教材建設,積極開展教學科研工作,成立了涵蓋各教學部門的職教中心。近幾年來,河南省團校教師參加團中央主持編寫的青少年理論著作3部,完成團中央及省部級課題7項,完成廳局級課題項目20項,發表各類學術論文50余篇,31篇參評論文獲獎。
經河南省教育廳批準,河南省團校于1992年獨立創辦中等學歷教育,開設了學前教育、計算機應用、客服信息服務、酒店管理、電工等專業。迄今為止,為全省各個領域培養輸送團干部和青年技術人才達數萬名,在河南省社會和經濟發展中樹立了良好的譽。2010年又在校內舉辦了全公益性學校—鄭州百年職校。形成了團干培訓、學歷教育、職業教育三點連片,短訓、中專、大專、在職研究生教育多輪驅動、梯次發展、共同繁榮的辦學格局。在學生教育中重思想、嚴管理、科學育人,突出素質教育,著力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市場競爭力。
2012年5月22日,由中國青年工作院校協會主辦,河南省團校承辦的中國青年工作院校發展論壇在河南鄭州舉行。省政協副主席王訓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黨委書記倪邦文出席論壇開幕式并致詞,團省委書記侯紅主持論壇開幕式。團省委副書記郭鵬、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共青團理論研究所所長吳慶、團中央組織部干部教育處處長李亦陽出席論壇,來自全國35所團校的青年專家、青年工作者參加論壇。
2012年,河南省團校承辦的中國青年工作院校發展論壇在鄭州舉行。
河南省團校自2009年開始,與共青團河南省委志工部合作,開展河南省大學生志愿服務計劃培訓、西部計劃志愿者培訓、貧困縣培訓班志愿者培訓。每年培訓志愿者學員近300名。邀請有關專家進行基本省情、志愿服務知識、心理健康、政務禮儀、公文寫作等方面的專題講座,并著重從基層團組織建設、青年就業創業等方面對志愿者作專題輔導。為志愿者扎根基層、開展服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5年8月,被團中央志工部授牌為全國首批志愿者培訓基地。
河南省團校是河南省重要的青少年問題研究基地。自建校以來,一直保持著重視青少年研究的優良傳統。經過多年的研究積累,無論在研究成果上還是在專家隊伍建設上,已在全省范圍內形成了較好的社會知名度。在中職教育探索中,積累和形成豐富的辦學經驗,特別是在少兒教育和計算機應用等專業方面已具有相當的社會影響力和辦學實力,為以后的學歷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推動中央團校改革,要求把握建設黨在青年工作領域特色鮮明的政治學校,剝離學歷教育,聚焦主責主業,為團校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主動于2017年秋季學期停止中職招生,在校中職生2022年7月全部畢業離校,學歷教育僅保留助力精準扶貧、面向特困家庭招生的公益職教項目。2017年11月20日,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團校改革方案》,并以中央兩辦文件印發。2022年3月,省委改革辦要求團省委對標《中央團校改革方案》,結合我省實際,提出我省團校改革工作意見報省委審定,并做好貫徹落實工作。團省委第一時間成立了由團省委王藝書記擔任領導小組組長的省團校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省團校改革工作。改革領導小組對標中央團校改革方案,在充分調研學習的基礎上,結合省委組織部、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教育廳等相關廳局意見,起草了《河南省團校改革方案(送審稿)》。2022年5月14日,《河南省團校改革方案》以省委、省政府辦公廳兩辦名義印發。
作為共青團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團員青年成長進步的“加油站”,河南省團校積極研究共青團工作與青少年發展的基本理論和重大現實問題,為河南省共青團事業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充分發揮團干部教育培訓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培訓了一代又一代團的骨干和青年人才,為河南省青年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
結束語:七十余年,歲月如歌;七十余年,風雨兼程。昔日的照片,凝固了歲月的滄桑;歷史的年輪,銘記了成長的喜悅。七十余年風雨滄桑,七十余年磨礪奮進。回首征程多壯麗,展望明天更輝煌。而今邁步從頭越,譜寫未來新篇章。
<< 上一篇:河南省醫藥衛生學校怎么樣 地址在哪里 | >> 下一篇:2022年洛陽綠業信息中等專業學校學費、收費多少 |
-
無相關信息